-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Dolce&Gabbana创始人Stefano Gabbana辱骂中国人事件,已经在热搜上滚了几天。昨天,报姐为大家梳理了这位嘴又臭又脏的设计师。 今天,DG的两位创始人终于出面,在官方微博上传了道歉视频,最后还用中文说了“对不起”。道歉的内容无非就是“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以后再也不会干这件事”云云。 有趣的是,前两天在外网上口口声声说自己被盗号,“Not Me”的那股劲儿完全没了。并且最蠢的操作莫过于,直接认了自己发表了歧视辱骂的言论。要是真被盗号了,干嘛又出来道歉呢?官方认证,最为致命。 不知道DG是不是真认为在中文网站道个歉,就能够平息众怒了,所以外网主要社交媒体上的更新,都还停留在两天前。 DG这波作死不光是害自己,其他大牌也被吓得“求生欲暴涨”,纷纷表示:我们爱中国!我们是乖宝宝! DG两个创始人的道歉视频,目前看来是不太可能给他们续命了。而且一边在微博上假惺惺道歉,一边在外网拼命公关,我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两面三刀…… 就是十几个小时前事件爆发伊始,最开始曝光与Stefano对话的Ins博主,越南裔姑娘@michaelatranova,遭到了平台删帖。 被删帖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平台认定她发了种族歧视的不当言论。所以揭露歧视的人,反而因为“种族歧视”被删帖? 最后因为事情越闹越大大,Instagram可能是发现风向不对,又悄咪咪重新恢复了她的原始帖子,还发了道歉解释的邮件。 与此同时,另外两位曝光DG的大功臣@diet_prada和@anthxnyxo,也收到了来自DG公关的邮件,被要求“删除Ins故事,不然就让平台永久性撤销你和diet_p的帐号。” 在之后的邮件里公关又继续写道:“你之前发布的谴责DG和设计师的言论,让我们变成了种族主义者,我们发邮件想给你说我们不是这样的人。希望你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解释你们说的都是错误的、虚假的,不然你俩都要面临诉讼。” 言下之意,无非就是想让博主说自己撒了谎。 来公关别人连个红包都不发?你说啥就是啥?想的美!结果博主把邮件截图发了出来,让大家再次领略到这个品牌的真实面目。 他们也知道,如果事情再进一步在国际上发酵,面对的可能就是失去最大的中国市场的同时,也被世界市场抛弃。 可是,在外网疯狂删帖,公关正义的博主;转个背,又跑到微博上念稿认怂,用蹩脚的中文说出“对不起”三个字。这样的道歉,和诚意八竿子打不着边,真让人膈应。 从DG创始人这样肆无忌惮的歧视和种族言论不难看出,如果一个大品牌最有发言权的人都是这样的思维,那他们传达的理念,影响的受众,会有怎样恶劣的影响? 而令人遗憾的是,大型品牌这样针对亚裔,尤其是中国消费者的歧视和偏见,一直都在发生,甚至应该用根深蒂固来形容。 去年初,在日本旅游的博主曝光了APA酒店客房摆放CEO元谷外志雄的右翼书记,否认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的事实。 这位CEO在被曝光后不仅拒不道歉,还表示:“反正过几个月后人们就会忘记发生了什么。” 4月时,美籍越南华裔乘客David Dao医生,因为拒绝让位临时登机的美联航员工,被暴力拖拽出飞机,致使他严重受伤。 今年五月,在法国的巴黎世家专柜,一位正常排队买老爹鞋的中国阿姨,被外国人插队,前来帮忙的儿子反而遭到外国人殴打,可巴黎世家最后却把鞋子卖给了插队打人者。几条道歉图片一出,事情便没了下文。 除此之外,还有希思罗机场对中国消费者差别待遇,欺负客户不懂英文和销售规则、日本Pola店面拒绝中国消费者入内等等 歧视,真的可以如此肆无忌惮,毫无顾虑吗?难道就没有方法能够对付这些行为吗?也许我们应该看看另外一位曾经盛极一时,却因为一个错误言论,最终走下神坛,被唾弃的。 比DG拥有更广受众和历史的法国品牌Dior迪奥,最知名的设计师之一,就是1996年到2011年间的John Galliano约翰·加利亚诺。 他但当设计总监期间,迪奥的T台可以用“时尚界的年度盛宴”来形容。无数名人竞相追捧,经典裙衣频频亮相,加利亚诺的迪奥,是最为梦幻的时尚之梦。 但2010年底,他在一家咖啡馆的视频,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在视频中,他对着隔壁桌的一群意大利客人说:“我爱希特勒,像你们这样的人(意指犹太人)都应该死。你的妈妈、你的先祖都应该被毒气毒死。” 众所周知,二战时犹太人的遭遇,在法国,所有反犹太的言论都属于非法。如此明目张胆辱骂犹太人,加利亚诺的结局自然不会好。 从娜塔丽·波特曼(犹太人),到其他各界明星和犹太组织,纷纷谴责了加利亚诺的言行。尽管加利亚诺通过律师否认了歧视和反犹太行为。最终,第二年三月,迪奥将他解雇,并将他从自己的同名品牌踢了出去。 沉寂两年后,他在各大时装屋打转,直到现在都没能再现当年的辉煌。有才华又怎么样?都不可能是歧视、辱骂其他族裔的理由。 而这一次,DG歧视中国人,最终道歉认怂,可以说是一次中外网平台上,亚裔族群的共同努力和反击。 我们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同时,接触外界越多,越会遇到来自外界的偏见和歧视。 当这些所谓的“自由创作、艺术至上”的种族主义者不断合理化自己的同时,我们用最敏感的态度,对待一切歧视。发声、反击、要个说法,不再为这些无知的人买单。 |
科技 昨天 15:57
娱乐 昨天 12:03
健康 昨天 12:01
中国 昨天 11:52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