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华人 查看内容

海外多地华人圈出现新骗局 侨胞们需警惕

加新网CACnews.ca| 2023-2-27 10:43 |来自: 中国侨网

同胞们注意了!骗子们又开始整活了。


近期,美国华人圈出现一种新型骗局。不法分子冒充微信好友要人帮忙验证自己的账户,不少人因此上当并导致自己的微信号被盗。


骗子谎称要验证码

盗号后盗用身份盗取资金


位于洛杉矶的唐先生亲身经历了这一骗局,他的同事李女士也险些遭殃。


2月15日清晨,唐先生在微信收到了一位“朋友”的消息,说是对方换了手机,需要他这个好友帮忙验证才能登录自己的账号。


由于是好友发来的,唐先生当时也没多想,就把微信通过信息发过来的验证码给了对方。殊不知,他自己的微信账户就这样被盗了,手机上原本登录的微信号也被踢了出来。


唐先生说,自己后来才明白,验证码是骗子用来登录自己账号所需要的东西,而并非验证好友。


第二天,唐先生还在接到了同事的电话,并说他们也收到了骗子冒充本人并要求验证微信的消息。他这才发现,微信通讯录几乎所有人都收到了这种骚扰信息,而他微信红包里的钱也被骗子一扫而空。


华人律师表示,这种骗局其实在海外华人群内还并没怎么听到过,很可能是一个比较新的诈骗手法,但“这种骗局其实你骗了一个,就等于骗了100个”,因此有可能会大规模扩散。


针对华人、留学生诈骗频发,

华媒整理海外常见多种骗局


新学期开学了,广大中国留学生陆续抵校。开学季通常是留学人员遭遇各类电信诈骗的高发时期。


2月23日,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提醒中国公民,特别是广大留学生务必提高警惕,注意防范。


尽管对电信诈骗打击力度不断加大,诈骗团伙也不在断更新手段和套路,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屡屡成为电信诈骗的“重灾区”。


在美国洛杉矶某大学留学的小杨,曾接到诈骗电话,对方自称来自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告知小杨其信息可能被人利用犯罪。随后,“广州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要求小杨通过指定银行转账“保证金”至指定账户,所幸被小杨识破并挂断电话。


在希腊,亦有多位华人遇到了假冒使馆的电话诈骗,所幸当事人并未相信,并反问对方姓名及使馆相关问题,对方行骗未果便挂断了电话。


2月16日晚7点39分,加拿大警方被派往Middlesex西南部Glencoe的一个地址,处理一起涉及房屋租赁的欺诈案。


警方表示,有个人在Glencoe租房,但在完成最初的申请后,不明身份的嫌疑人要求支付押金,而在Glencoe地区还有6处房产被挂在一个网站上,声称可供出租,但全部为虚假房源。


受害人并没有向骗子提供付款。


警方提醒:


如果你想租一个公寓或房子,请要求亲自到未来的住所见面;


对签署合同前的付款要求持怀疑态度,尤其是那些要求你立即支付钱的要求;


在答复或提供个人信息之前,核实任何的要求。如果你感到不安全,立刻挂断电话或删除发件人的资料。


为提醒华侨华人谨防落入诈骗圈套,爱尔兰《新岛周报》日前整理了常见的几种骗局。


1.“浪漫”骗局


罪犯使用虚假身份将受害者引诱到虚假关系中。一旦建立信任,诈骗犯就会“出击”。受害者被索要金钱,也许是利用“探望或帮助生病的家庭成员”的话术,也许是诱使受害者为他们的“利益”进行投资。


2.虚假租金


犯罪分子利用住房危机,让人们为不存在的出租房支付押金。他们使用同样的虚假房产,同样的名字和背景故事,以及从网上随机选出的房产图片,来欺骗受害者。


3.假发票诈骗


犯罪分子向企业和个人发送电子邮件,声称自己是合法供应商。这些电子邮件要求公司将供应商更改新的银行账户。该账户由犯罪分子控制,几周甚至几个月内可能都没有发生任何事情。在许多情况下,直到真正的合法供应商发送催款发票要求付款时,企业才知道自己是这种骗局的受害者。


4.虚假快递骗局


诈骗分子冒充快递公司发送短信,提醒你他们已经尝试过送货,但你不在家。或者警告你,快递被扣留了,直到你付款为止。短信中会有一个网站的链接,该网站被伪装成合法的,如果输入银行卡信息,犯罪分子就可以迅速获取个人财务信息并盗用账户。


5.加密货币诈骗


承诺获得高额加密投资回报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且成为犯罪分子的新手段。


资料图


中使馆支招如何避免被骗,

谨记“三个不会”做到“三个切勿”


如何才能避免被骗?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网站给出以下建议:


谨记“三个不会”。使领馆不会通过电话或电话录音通知您有重要文件、包裹需要领取,或者有涉及国内的案件需要处理;不会索要您的个人信息;不会索要您的银行账户信息或请您转账。


做到“三个切勿”。切勿透露自己的身份证件;切勿提供银行账户信息;切勿进行任何转账。


遭遇电信诈骗该怎么办?


毫不犹豫,立即挂断。


如接到“有重要快递未取”、“参与跨国洗钱案”等的通知,或因应对疫情需登记中国公民信息或护照被冒用、信用卡被冒用等花样百出的可疑电话,要果断切断联系。


回拨电话,续再核实。可拨打中国驻各国使领馆领事保护电话、国内公检法机关等官方网站提供的联系电话,或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进一步核实。


及时报案,国内国外。及时向外国当地警方报案,如款项系通过中国大陆地区银行卡转账取现,可同时向国内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110报警电话报案,或向当地反诈骗中心报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31岁乔欣婚后越来越美,她的秘诀是什么?

娱乐 昨天 11:59

郑恺的39岁生日,让人看到了娱乐圈的"人走茶凉"

娱乐 昨天 11:56

美国顶级经济学家“反关税宣言”怎么读?

美国 昨天 11:54

柬埔寨13岁公主迎习近平 唱中文歌献花环 人美歌甜

国际 昨天 11:48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