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华人 查看内容

华人感慨:在国外,我为什么讨厌和华人共事?

加新网CACnews.ca| 2023-3-7 14:13 |来自: 澳洲财经见闻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聚会,聊起了大家近期在职场上的一些趣事和感受。让笔者略感意外的是,有两三个朋友都不约而同地感慨,最好别去华人扎堆的公司或企业,很多时候,和华人做同事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异国他乡的职场,遇到华人同事,应该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毕竟,语言文化相同,按理说,可以互帮互助,团结共赢。


但在现实里,似乎并不是这么回事!


老乡见老乡,背后捅一刀?


朋友A君刚来墨尔本不久,在一家老年护理机构工作。“我们机构有不少护工都是华人,以女性居多。刚入职时,我还天真地想,跟华人一起工作交流更顺畅,可以互相帮助。”


谁曾想,一个多月下来,她的情绪日渐低落。“我的组长是一个中年华人女性,我新来乍到,不懂就问很正常,可对方总是爱理不理,拉长个脸。原本以为她性格如此,自己有些玻璃心,但在同样新来的本地白人同事面前,她却是笑逐颜开,有问必答,没问也主动答。”


A 君说,其他一两个华人同事也总是对她指手画脚,这也不是那也不顺,多问一下就翻白眼。白人新同事来请帮忙,跑得屁颠屁颠,恨不得把所有事揽下来。


相比而言,本地澳洲同事,甚至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的同事反而对她更友善,更耐心友好地帮助指点她。


A君决定要尽快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争取换到一家华人少点的机构工作。



朋友C君的先生也很烦恼。他在一家中澳合资企业上班,除了少数澳洲本地人和马来西亚华人外,有近一半的同事都是从中国内地移民到澳洲的。C的先生原本在一家国企工作,就是因为受不了勾心斗角、拉帮结派的职场风气,才移民澳洲。


“来澳洲就是想过点简单随意的生活,没想到,又掉进了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的漩涡。” C的先生只好闷头干活,和华人同事保持距离,并暗暗寻摸新的工作。


朋友L君却不同意大家的观点。他在一家金融企业工作,按比例来讲,华人不算多,甚至要找个人说说中文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也许在这样的氛围下,华人反而不容易窝里斗,大家都是互相帮助的。


他举了一个正面的例子。职位高出他好几个级别的B女士有一次专门给他打电话,让他关注下C小姐,说她业绩有点问题,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到她。B女士工作多年,非常清楚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弱点,她说不想看到我们中国人因为忍让、不太开口或沟通有问题就吃亏。


“白人有没有勾心斗角?据我观察,当然也有,而且还很厉害。我们一向说印度人很爱抱团,但我们公司的印度人也有内斗。只不过,大部分华人还是呆在华人圈子里,所以觉得华人内斗厉害。” L君感叹,窝里斗当然不可取,尤其是越往上走,华人越少,更要互相帮助,互相提携。


哪些职业华人扎堆


随着在澳华人数量的逐年增加,在澳洲职场中,遇到华人同事真是一件概率不小的事情,尤其是在悉尼和墨尔本这两大华人数量最多的城市。


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的结果,全澳华人数量已接近140万人,周薪中位数为719澳元,低于澳大利亚全国的805澳元,可见,大部分华人都从事着普通的中低薪工作。


其中,全澳普通话人口为685274人,广东话人口为295281人。


在说普通话的人群中,2.8%的人职业为会计师,销售助理、零售业经理、软件和应用程序员及注册护士紧随其后,为前五大常见职业。



在广东话人群中,也有2.4%的人职业为会计师,是最常见的职业,其次为销售助理、大厨、餐馆服务员及软件和应用程序员。注册护士位于第六位。


而全澳华人数量最多的聚居区分别是Melbourne(VIC) 、Glen Waverly(VIC)、Hurstville(NSW)、 Epping(NSW)、Doncaster East(VIC)。如果你生活工作在这几个区,那么,遇到华人同事的概率将非常高。


人在职场飘,哪有不挨刀


有人说,职场就是修罗场,尤其是华人扎堆的地方,互坑的例子数不胜数。窝里斗、不团结、一团散沙似乎成了海外华人的标签。


这其中有认识偏差的问题。对华人而言,大部分人都呆在华人圈子里,只有窝里斗的情况比较吸引眼球,也比较容易被报道,被你我熟知。而其他族群,不走进他们的圈子,自然很难了解真实的情况。



当然,华人爱窝里斗,自己人“欺负”自己人,也有文化和环境的因素。内斗的本质就是对资源的争夺。记忆里,我们背负了太多的生存压力,每天为教育资源、住房资源、医疗资源拼杀,仿佛永远都是资源短缺,必须靠抢才能得到那份属于自己的资源。即便移民到澳洲,仍然习惯性地视身边人,尤其是同胞为资源的竞争者,别说抱团、面和心不和了,不背后捅刀子已经是大恩大德!


另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华人可能更在乎个人成长和发展,各人自扫门前雪,意识不到个人成长离不开群体势力的扩大,也没有一个族群只有共同发展才更能抵御风险的意识,因此没有动力和意愿去帮助同族群的人。


作为华人,在澳洲职场其实要面临很多障碍,比如语言障碍、文化社交障碍、职场天花板等等,那么,怎样才能在澳洲职场更好地生存?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老躲在在华人圈子里,不要拒老外同事于千里之外,平时最好和外国同事多交流多沟通,这样不仅能提高语言能力,还能了解更多的第一手信息,比如裁员、晋升或者得知什么项目有坑。当然,如果你有华人同事,能互帮互组固然最好,毕竟,多一个同路人,可以让自己的路更宽。


并且,当你的生活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殊的小圈子后,你会发现人都是一样的,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但更多的是美丽的地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河南15级大风 视频热传:吹走落地窗 檐篷乱飞…

中国 1 小时前

华人爸跟医院抢重病儿子引发安珀警报 又袭警引全国热议!

华人 1 小时前

内蒙黄沙漫天 大风已进京 专家:100斤以下别出门

中国 2 小时前

今天截止!美国“外国人登记令”生效 以下人群需注意

美国 2 小时前

《第一滴血》名导Ted Kotcheff离世 享年94岁 曾拒绝执导续集:不喜欢重复

加拿大 3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