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短短一个周末,美国第一共和银行也倒了,被摩根大通“接盘”;加拿大政府工人罢工结束,准备4年加薪12,6%;马斯克又“语出惊人”… 看似毫不相关的几条消息,都指向同一个词:经济。 美国银行倒闭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但好说也停了几个月,正当大家心情稍微平复一点,第一共和银行倒了,让不少人开始怀疑:自己的钱放银行究竟还安全不??? 加拿大政府工人罢工这事儿,看似和经济扯不上关系,但央行行长早在上周就说过了,万一这次罢工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准备重新加息吧! 这事儿怎么说呢,媒体指出,此次公务员罢工恐怕引发其他产业罢工的连锁效应,让各工会摩拳擦掌,利用这个时机点争取加薪,抵抗通膨。 而全面性的调涨薪资,恐会让通膨指数又加速上升,一个恶性循环。 一份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大部分加拿大人都担心“缩水式通胀(shrinkflation)”问题,大家现在每周去超市买菜的开支越来越高。 不仅仅是单价变贵,包装也变得更小,这买吧,实在是下不去手、不买吧,又还得用,确实是两难。 约有五分之一(21%)的加拿大人表示,他们每周买菜开支比6个月前高出100多,其中6%的人发现高出的花费范围在101至150刀之间;7%的人表示一周要多花151至200刀;8%受访者发现一个星期多花200多刀。 38%的人发现每周去超市买菜的钱比原来高了一些(50刀及以下);23%的受访者表示,每周的买菜金较以前多花了51至100刀左右。 虽然说这刀是美金和加币的单位戏称,但现在这食物价格,每买一次确实也像在割钱包… 加拿大统计局最新数据表明,2023年2、3月份,全国食品价格上涨了10%! 现在已经有55%的加拿大人担心不够钱吃饭了, 68%有子女的家庭都出现了这种困扰。 最近通胀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食品价格变便宜,只是增长速度变慢一些。 事实上食品价格上涨已影响了人们的购物方式,更多加拿大人买不起新鲜蔬菜水果,改买冷冻商品,还有近十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买的肉更少了。 与此同时,与去年11月相比,更少加拿大人选择减少外出就餐或娱乐。 越来越多选择浮动抵押贷款利率的加拿大房主也因房贷月供飙涨而陷入困境,不得不开始节衣缩食,取消旅行计划,甚至打两份工。 家住大温地区素里的华人一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庞先生一家四口住在自己买来的房子里,现在每月贷款增加了2000刀。 为了支付每月增加的费用,夫妇两人不但减少了两个孩子的课外活动、外出用餐的次数、到价格较低的超市购物、不再买牛排等昂贵食物、推迟了去欧洲的旅行计划,还兑现了投资,并暂停了备用储蓄,还把地下室的两间套房出租。 “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真的很艰难。” “(我们)不得不打两份工,这并不丢人。我们需要尽力生存下去,必须撑过接下来一年左右的时间。” 不仅万物皆贵的温哥华,东部也一样。 家住安省列治文山的华人一家4口,家庭年收入在20万左右,丈夫是专业电工,妻子从事金融服务工作,住在一套4居室的独立屋,每个月开销为—— 房屋贷款:$3500(加息前只有$2100左右) 水电气:$500 手机和网费:$260 媒体订阅费:$260 车房保险:$800(两车一房) 汽车月供和油费:$800 超市:$1000 外卖:$150 婴儿用品:$120(只包括奶粉钱) 日托费用:$3000 不算七七八八的健康保险,一个月下来就要10390刀。 为了撑起这个家,丈夫从早到晚都在工作,下了班接Uber司机的活,每天18个小时都在转,妻子也在闲暇时间接散活干,别说旅行了,就连电影院大门都没进。 在目前经济形势下,加拿大人缺钱的程度,三天三夜都吐不完苦水,从超市拎回来的购物袋一次比一次轻,钞票却一次比一次给出去的多… 唉,希望大家都能熬过去吧… |
温哥华 2 小时前
加拿大 2 小时前
加拿大 2 小时前
港澳 3 小时前
国际 3 小时前
华人 3 小时前
美国 3 小时前
国际 3 小时前
军事 3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